在医疗领域,手术器械的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的消毒指南》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10%的医疗相关感染与消毒不彻底直接相关。如何确保每一件手术器械都达到无菌状态,成为了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课题。
手术器械的灭菌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率、患者康复速度以及医院医疗质量。根据医疗器械的风险等级,国际上普遍将其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器械三类。其中,高危器械如手术器械、穿刺针等,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即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传统灭菌方法如高压蒸汽灭菌虽然效果可靠,但对许多精密器械并不适用。像腔镜、软式内窥镜等复杂结构的器械,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对温度、湿度极为敏感,这就要求灭菌方法必须高效且低损伤。环氧乙烷灭菌是一种传统的低温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高湿的电子设备、塑料制品等。它的穿透力强,不会损伤器械,但这种方法灭菌周期长,需要通风去除残留气体,且存在毒性风险,对于手术器械的流转并不友好。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应运而生,它利用过氧化氢在低温等离子体状态下产生的自由基,实现对微生物的快速杀灭,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实现快速、彻底的灭菌。由于其卓越的安全性、效率及适用性,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逐渐成为大型综合医院不可或缺的灭菌方式。
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过程中,如何确认灭菌效果是否达标?生物指示剂则是验证其灭菌效果的“金标准”。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剂的核心是通过高抗性微生物挑战灭菌过程,从而实现对灭菌过程有效性的科学验证。其核心组成包括具有一定抗力的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芽孢及恢复生长培养基。
其使用方法也较为简单,即将生物指示剂与手术器械共同灭菌,灭菌结束后,生物指示剂需经特定条件培养。若孢子已被完全灭活,培养基将维持初始的紫色;若存在存活芽孢,其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会导致培养基颜色转变为黄色。这种颜色变化通过视觉信号直观呈现灭菌验证结果,为医护人员提供明确的判断依据。
泰林PS6-023型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生物指示剂适用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灭菌效果的鉴定,产品经过长期开发和全面验证,完全符合《中国药典》、GB/T 33417《过氧化氢气体灭菌生物指示物检验方法》等标准的要求,致力于解决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器的验证和监测问题,产品特点如下:
泰林生物指示剂符合ISO 11138、GB 18281、PDA TR51及药典(USP,EP,Chp)等质量要求,使用的芽孢可以追溯至权威菌种保藏中心检验报告包含芽孢浓度,D值等相关数据,并提供专业的选型支持服务。泰林生命科学,将持续致力于微生物检测和控制,为您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
